交諮會介紹美副將巴士專道高園街旅遊巴限行安排
交通諮詢委員會日前召開2019年度第三次工作會議,交通事務局代表介紹美副將設置時限性巴士專道計劃、高園街旅遊巴時限性通行安排、孫逸仙大馬路掉頭位置建議方案、巴士服務情況及巴士報站App新功能等。交諮會委員大致支持設立美副將時限性巴士專道及高園街旅遊巴時限性通行安排,局方將細化上述各項交通規劃方案,除高園街旅遊巴安排訂於5月18日實施外,美副將大馬路巴士專道及孫逸仙大馬路暫未有推行日期。
料專道巴士行車時間減三成
交通事務局代表介紹時指,美副將大馬路全長近900米,現時行經該路之巴士路線有14條,設於該路上之巴士站的平均距離約250米,繁忙時段巴士運載人次佔全澳整體巴士運載人次約20%,巴士佔該路整體交通量約8%、運載人次則逾50%;倘調整部份路段之泊車位及修正路緣,該道路具條件全面三線行車;而參考媽閣至林茂塘時限性巴士專道在實施一年後與措施推行前之相比數據,有關路段巴士日均班次增加了10至15%,巴士通過有關路段所需時間則減少了7至12%,同時,巴士專道實施時段的平均交通意外率較非實施時段低,顯示巴士專道對巴士的班次、行駛時間及安全等方面有一定正面成效。
經檢視實際交通情況、本澳巴士專道的成效及國內外時限性巴士專道的案例,交通事務局建議於美將副大馬路開通為三線車道時,將左側行車道設置時限性巴士專道,推行日期將再訂定,實施時段與媽閣至林茂塘時限性巴士專道時段相同,即上午7時30分至9時及下午4時30分至7時;考慮到車輛左轉往俾利喇街或鮑思高街的需要,經參考其他國家及地區實施巴士專道的案例,臨近相關路口之巴士專道範圍許可左轉車輛通行;預計專道可讓巴士平均行車時間減少約30%,而其他私人車輛之平均行車時間則與現時相若。交諮會委員基本同意有關計劃,但關注車輛左轉、切線及近鮑思高球場站巴士靠站和離站問題,局方回應時表示,將按各委員之意見再細化有關路段的設計。
旅遊巴限朝八晚七入高園街
此外,高園街一帶自2016年年底實施只准落客安排,措施運作至今基本暢順;然而,有旅遊巴於清晨已前往高園街,影響安全、交通及居民作息;經分析該區交通流量、舉行會議並收集旅遊業界及相關持分者之意見後,交通事務局建議實施旅行社客車只准於上午8時至下午7時駛進西墳馬路及高園街一帶的措施,以平衡居民生活與旅遊業界之運作。交諮會委員一致同意有關安排,當中有委員建議停泊於高園街夜間泊車區之車輛可於上午8時前離開,局方回應指會再檢視該夜間泊車區之結束時間需否調整,有關安排將於一個月後(即5月18日)實施。
孫逸仙掉頭位調整未有定案
因應本澳近期出現因車輛掉頭或轉向所致之交通意外,交通事務局檢視現有中央分隔帶掉頭或轉向缺口之設置,當中,孫逸仙大馬路近文華東方酒店對開路段設有掉頭位置,而該路段為離島及西灣方向車輛往返皇朝區之主要道路,繁忙時段車流量大,車速普遍較高,直行車輛容易與上述掉頭之車輛發生意外;此外,根據治安警察局數據,2016年至2019年3月,涉及該掉頭位置之交通意外傷者為23名;為保障安全,故是次會議討論該掉頭位置取消之可行性。有委員建議於該掉頭位置路段加設減速帶,以及時限性開放該掉頭位予車輛使用,局方回應指會再研究及評估各方意見和建議。
另一方面,交通事務局代表在會上報告了巴士服務情況,其中包括2019年首季共錄得日均載客量約61.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近5%;而2019年首兩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日均行駛公里數增加2%,而班次量則增加約5%;此外,會議亦介紹了「巴士報站」App新功能及增程式電動巴士的運作情況。